选择题
1. 先秦时期,“君子”最初的含义是指( )
A. 道德高尚的人
B. 贵族统治者
C. 学识渊博的人
D. 勇武善战的人
答案:B
2.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“君子六艺”之一?
A. 书
B. 御
C. 弈
D. 数
答案:C
3. 孔子认为君子最重要的品德是( )
A. 勇
B. 智
C. 仁
D. 信
答案:C
4. 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出自( )
A. 《孟子》
B. 《论语》
C. 《荀子》
D. 《大学》
答案:B
5.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先秦君子的“中庸”思想?
A. 过犹不及
B. 克己复礼
C. 以直报怨
D. 见贤思齐
答案:A
6. 孟子提出的“四端”不包括( )
A. 恻隐之心
B. 羞恶之心
C. 辞让之心
D. 忠恕之心
答案:D
7. 先秦君子强调“礼”的作用,其中“礼”的核心是( )
A. 等级秩序
B. 道德规范
C. 祭祀仪式
D. 外交礼节
答案:A
8.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?
A. 言必信,行必果
B. 君子不器
C. 君子坦荡荡
D. 君子求诸己
答案:A(此句原为对“士”的要求)
9. 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强调的是( )
A. 君子应保持独立人格
B. 君子应服从权威
C. 君子应避免争论
D. 君子应追求一致
答案:A
10. 荀子认为君子的修养途径是( )
A. 顺应天性
B. 化性起伪
C. 无为而治
D. 兼爱非攻
答案:B
判断题
1. “君子”在先秦时期仅指道德高尚的人,与身份无关。
答案:错误(最初指贵族统治者)
2. “君子六艺”包括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
答案:正确
3. 孔子认为“君子”可以“以德报怨”。
答案:错误(孔子主张“以直报怨”)
4. 孟子认为“君子有三乐”,包括父母俱存、兄弟无故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。
答案:正确
5. “君子不器”意思是君子不应局限于某一技能,而应全面发展。
答案:正确
6. 荀子主张“性善论”,认为君子天生具备高尚品德。
答案:错误(荀子主张“性恶论”)
7. 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出自《庄子》。
答案:正确
8. 孔子认为“君子”可以“以言举人,以人废言”。
答案:错误(孔子反对以言废人)
9. 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”强调君子应严于律己。
答案:正确
10. 先秦君子风范对后世士大夫精神没有影响。
答案:错误(影响深远)